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增液承气汤(《温病条辨》——增液承气汤)

增液承气汤
十一、阳明温病,无上焦证,数日不大便,当下之,若其人阴素虚,不可行承气者,增液汤主之。
服增液汤已。周十二时观之,若大便不下者,合调胃承气汤微和之。
此方所以代吴又可承气养荣汤法也。妙在寓泻于补,以补药之体,作泻药之用,既可攻实,又可防虚。余治体虚之温病,与前医误伤津液、不大便、半虚半实之证,专以此法救之,无不应手而效。
增液汤方(咸寒苦甘法)
元参(一两) 麦冬(连心,八钱) 细生地(八钱)
水八杯,煮取三杯,口干则与饮,令尽,不便,再作服。
〔方论〕温病之不大便,不出热结液干二者之外。其偏于阳邪炽甚,热结之实证,则从承气法矣;其偏于阴亏液涸之半虚半实证,则不可混施承气,故以此法代之。独取元参为君者,元参味苦咸微寒。壮水制火,通二便,启肾水上潮于天,其能治液干,固不待言,本经称其主治腹中寒热积聚,其并能解热结可知。麦冬主治心腹结气,伤中伤饱,胃络脉绝,羸瘦短气,亦系能补能润能通之品,故以为之佐。生地亦主寒热积聚,逐血痹,用细者。取其补而不腻,兼能走络也。三者合用,作增水行舟之计,故汤名增液,但非重用不为功。

增液汤【作用与功效】滋阴增液。
【主治】阳明温病,数日不大便,其人阴素虚,不可行承气者。
阳明温病,下后二三日,下证复现,脉不甚沉,或沉而无力。
下后数日热不退,或退不尽,口燥咽干,舌苔干黑,或金黄色,脉沉而弱者。
【方解】本证因邪热耗损津液,阴亏液涸,不能濡润所致,故重用玄参咸寒滋阴润燥清热,生地甘苦寒清热养阴,麦冬甘寒滋养肺胃,三药咸甘苦寒,养阴增液清热,故为“咸寒苦甘法”。
吴鞠通云:本论于阳明下证,峙立三法∶热结液干之大实证,则用大承气;偏于热结而液不干者,旁流是也,则用调胃承气;偏于液干多而热结少者,则用增液,所以回护其虚,务存津液之心法也。
【临证提要】本方有滋阴清热润燥的功效,吴鞠通指出其运用:“治体虚之温病,与前医误伤津液,不大便,半虚半实之证,专以此法救之,无不应手而效。”现将本方作为津亏肠燥大便秘结的常用方,以及内伤阴虚液亏病证的基础方。临床消化、呼吸、内分泌等疾病,以及皮肤、妇科疾病见便秘、口渴、舌干红、脉细数或沉而无力者均可选用本方治疗。
典型医案:
刘渡舟医案:阎×,男,12岁。
患温热病,日久失治,温热之邪下伤肝肾之阴。
证见:午后潮热如焚,睡则呓语呢喃,面色枯白,身体羸瘦,饮食不进,哭而无泪。病已至此,其父母认为无望,束手待毙。其亲戚有周君者,与先生为友,力请诊治。
切其脉来细数而任按,舌红形如石榴花。视其两目之神不败,口虽干而齿不枯。童子元阴未漓,病虽危而犹可活。
为疏:
生地30g、玄参18g、麦冬18g、生甘草6g、丹皮6g、广犀角6g、竹叶6g。
嘱药煎两次,分四次服之,每四小时服一次。
服一剂后,竟酣然熟睡而呓语停止,午后潮热有所减轻。又服两剂,则鼻有涕、眼有泪,此乃津液复生,阳热之邪渐退之兆。
于上方中再加玉竹14g、龟板24g、阿胶10g(烊化)。又服三剂,大见好转,身热已退,欲食米粥,大便由秘变易。
治疗仍主甘寒滋阴增液之法,而坚持不懈,计用生地至六斤,玄参、麦冬至四斤以上,治疗约有一月,其病方愈。周身皮屑脱落盈掬,顶发已秃,家人扶之下床,两腿振振欲擗地,站立不稳。温病伤阴之证,临床虽不鲜见,如此例之重者,则确属罕见。
吴修飞验案:
荨麻疹案:吴某,女36岁,初诊:2021年3月21日
主诉:后背小腿瘙痒,口不干不渴,怕冷无汗,偶有心烦,大便干三四日一行,小便可,

麻黄6克,荆芥防风各10克,薄荷6克后下,麦冬10克,玄参15克,连翘15克,生地15克,白芍15克,丹皮10克,大黄6克,甘草3克,竹叶6克,五剂日一剂,
二诊:2021年4月5日
后背小腿瘙痒稍减,有汗,不怕冷,大便稍畅,三四日一行,尿黄。
连翘15克,忍冬藤15克,丹参15克,苦参6克,麦冬10克,玄参15克,生地15克,大黄6克,地肤子15克,甘草3克,木通6克,竹叶6克,五剂日一剂,
三诊:瘙痒大减,无汗不怕冷,大便仍然不畅,三日一行,尿黄。有效守方加火麻仁继续:
连翘15克,忍冬藤15克,丹参15克,苦参6克,麦冬10克,玄参15克,生地15克,火麻仁15克,大黄6克,地肤子15克,甘草3克,木通6克,竹叶6克,五剂日一剂,
按:本案初因无汗怕冷舌红尿黄考虑表里合邪,变通防风通圣之意,合增液汤承气汤,得汗之后瘙痒稍减。二诊改银翘清营汤之意加地肤子木通苦参等清热祛湿止痒效果明显。三诊因大便还干燥加火麻仁。目前这例仍在治疗观察。

糖尿病薛某,女,46岁,工人。初诊:起病1月余,多食善饥,烦渴多饮,饮亦不解,小便频数,大便干结,二三日一行,形体日渐消瘦,精神疲惫,夜寐多梦,舌边尖红,脉虚数。化验检查:尿糖(+++),空腹血糖210mg%,因服D860出现胃肠道反应,换用中药。证属肺胃积热,津液亏耗,阴虚火旺,治宜滋阴降火,生津润燥,方药:玄参、生地各15g,麦冬12g,知母、天花粉各10g,生石膏18g,黄精30g。服7剂后,口渴饥饿感减轻,小便转清,继服7剂,自觉病去大半,精神好转,方中去石膏加生黄芪,益其气更增其液,又服15剂,尿糖转阴,空腹血糖已降至120mg%,后以消渴丸善后。[吴干银.增液汤的临床应用.陕西中医,1987,8(9):416-417]
2.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乐某,女,32岁,工人。4年前确诊为甲亢,用抗甲状腺药物治愈。近1月来因心情不舒,致旧病复发,自觉心慌、烦躁,善怒,多汗,口干,消瘦,乏力,夜寐不安,多梦,舌红苔薄,脉细数。一般检查:眼球突出不明显,双侧甲状腺轻度肿大,心率102次/分,手颤(+),化验检查:T32.8mg/ml,T/18.7pg%,诊断甲亢,患者要求服用中药治疗。辨证为肝肾阴虚,心肾不交,阴虚阳亢。治宜滋阴潜阳,清心宁神。方药:玄参、生地、首乌、夏枯草、合欢皮各15g,麦冬、枸杞子各10g,生白芍、钩藤(后下)、丹参各12g,生牡蛎(先下)30g,服15剂后,心慌减轻,手颤消失,心率降至84次/分,原方化裁服15剂后,诸症好转,T3、T4恢复正常。[吴干银.增液汤的临床应用.陕西中医,1987,8(9):416-417](五)皮科疾病

增液汤与增液承气汤的异同点与主要区别_功效鉴别与比较是什么呢?
【相同点】二方同出于《温病条辨》;均能滋阴清热、润肠通便;治疗肠燥便秘证。
【不同点】由于引起便秘的病机不同,故二方的组成、功用、主治证各异。
增液汤:由生地、玄参、麦门冬组成;功用滋阴清热、润肠通便;主治肠燥津亏所致的便秘证;以便秘、口渴、舌干红、脉细数为辨证要点。
增液承气汤:由增液汤加大黄、芒硝清热通便、软坚散结;功用滋阴增液、泄热通便;主治热结阴亏所致的便秘证;以燥屎不行、下之不通、口干唇燥、舌红苔黄、脉细数为辨证要点。
【比较要点】二方均治肠燥便秘证。但增液汤为肠燥津亏所致的便秘证;增液承气汤为热结阴亏所致的便秘证。

增液承气汤相关文章


您可能感兴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