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

布达佩斯大饭店影评(影评例文|迷人的废墟《布达佩斯大饭店》)

布达佩斯大饭店影评

迷人的废墟
—浅析电影《布达佩斯大饭店》

《布达佩斯大饭店》以文化暗喻和双重结构讲述了一个粉色的残酷童话,影片以茨维格的历史指代杂糅本雅明的叙事理论,在包裹着浪漫糖霜的外壳下呈现了欧洲文明衰落的内核。

01
隐喻巧借道具,符号映射历史

影片以核心道具进行隐喻转化,将欧洲的文化符号潜藏于视觉暗示之中。《拿苹果的男孩》是D夫人留给古斯塔夫先生的遗产,映射了拉斐尔的同名画作,也是战乱中欧洲文明遗产的缩影。象征文艺复兴的画作非但没使矇昧贪婪的心得到解放,反而成为影片争夺的矛盾核心。男孩手中的苹果在希伯来语中的含义是“珍宝;财富”,苹果是奖励也是诅咒,古斯塔夫先生潇洒风流一世,最后落得命殒荒原;犹太族群的聪慧助他们累积财富万千,最后却经受了惨无人道的灭族迫害。影片中那场啼笑皆非的枪战更是妙趣横生,不同型号的枪支综合站位和开枪的态度,将二战时期欧洲的势力划分和混战浓缩了起来。影片借道具照应文明倾颓的轨迹,极尽讽刺与无奈。

02
人物改换新装,形象呈现如诗

古斯塔夫先生是茨维格的化身,影片内外兼顾地将欧洲文明的良心以雅俗共存的方式呈现。外形上,古斯塔夫的偏分头和小胡子直接模仿了茨维格的造型,而紫色的制服潜移默化地将尊敬和高贵的表意传达。内里上,影片首先借助古斯塔夫流连于贵妇之间的世俗情欲符号,来照应茨维格在上流社会的宠儿地位,同时也暗指茨维格作品中关于女性情欲的创作。然后,他在侍从们用餐时读诗,在监狱中负责饮食发放,都借助了食物这一现实载体,表现了茨维格的文化布道对人们饥饿心灵的充盈。最后,火车上那句自己与画中男孩相似的感叹,显露出古斯塔夫文明遗产承继者与捍卫者的身份,一如茨维格积极反战并通过收藏苦苦维系文明火种。影片结尾那一声枪响也是因纳粹迫害客死他乡的茨维格发出的呐喊。 

03
叙事节节嵌套,结构层层推叠

影片统筹了嵌套式和章节式两种叙事结构,双结构的手法使得故事兼合轻盈与庄重。影片首先进入到本雅明式的故事框架中,女孩翻开书本,作家自述,泽罗和作家对谈,故事本身——四层视角嵌套在一起,让故事始终浸没在讲述的意味之中,产生了奇妙的电影式图书翻阅感,使得人物的情绪传达更轻松,同时契合了原著《昨日的世界》中茨维格的自传故事视角。然后影片采用了韦斯·安德森导演惯用的章节式结构,充满了浓浓的戏剧味道。每一个章节宛若独立的剧目呈现,恰到好处地把控了情感顿点和叙事分切。不同的章节搭配着色调的变化,从粉蓝到灰白,以章节推进使故事慢慢剥离原有的童话甜腻,转向透着哀切的现实怅惋之中。影片的结构模式让童话回弹成寓言,从虚幻走向了现实。
 

   《布达佩斯大饭店》是对茨维格的文化献礼,是放在欧洲文明那片迷人废墟上的花束。影片极准确地把控着从轻松到沉重的情绪推演,埋藏了无数的文化符号。粉嫩朦胧的色彩笼罩下,欧洲文明的心脏仿佛重新跳动,最后却也止于战争的枪声下。战争剥夺生命和尊严,和平的信鸽垂死挣扎,让我们用屠宰场上最后一丝残存的微光,重燃文明的火种。

-END-

作者|卓凡凡
排版|晓燕

布达佩斯大饭店影评相关文章